欢迎登录中国社会信用网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官方微博
信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以“信”换金 浙江余姚“道德银行”发放逾23亿贷款

2019-06-03

  2012年5月,浙江宁波余姚“道德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通过“道德”与“信贷”联姻,支持农民创业致富,深化农村道德建设。经过7年的发展,截至今年4月,余姚“道德银行”累计向2.78万余户农户发放贷款23.12亿元(下同:人民币),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注入了强劲道德力量。

  5月30日,浙江宁波“道德银行”实践总结与工作推广会在余姚举行,“道德银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在宁波全市推广。目前,余姚市“道德银行”总行下辖21个支行、305个分理处,覆盖余姚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

  余姚市委书记奚明介绍,近年来,余姚坚持把“道德银行”作为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力推动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营造了“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浓厚氛围,为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注入了强劲道德力量。“我们坚持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找准道德评价这一切入口,让无形的道德可量化、可触摸。”

  据了解,“道德银行”致力倡导“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社会氛围,将善行“量化存储”,让美德“保值增值”,让无形的道德获得有形的回报,让有德好人实现有身份、有实惠、有地位。

  在完善道德信贷的同时,余姚市“道德银行”通过创设“道德绿卡”,加强对身边好人的关爱礼遇,凭卡享受免费(优惠)观影看戏、乘坐公交、体检旅游、通信服务、购物消费等100余项关爱礼遇。

  加强道德建设,既需要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作用,也需要社会和民间力量的长期参与。在现场,余姚“道德银行”具有普遍推广价值是与会专家的一致共识。

  原中央党校培训部副主任李中印表示,信用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在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教授叶谦看来,余姚“道德银行”借款对象覆盖广,群体参与面大、带动性强,地方区域道德文明建设和信用营商环境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地方商业银行而言,“道德银行”既是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是信贷产品的创新,扩展了金融服务的客户,提升了银行经营收入,同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振兴乡村做了有益探索。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认为,这种通过“道德银行”而实现“道德”与“信贷”联姻的做法,成功地提供了一种在制度建设层面促进德行明智的有益借鉴。

  “余姚‘道德银行’把无形的‘道德资产’变成了有形的信贷资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群忠说,这不仅解决了农村创业者融资的问题,还直接推动了农村民众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村风民风的好转,使基层道德建设更加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做法和新鲜经验,对于基层治理、树立全社会崇德向善的风气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

  李中印建议,要做好“道德银行”建设的宣传推广,同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创新信用惠民措施,提升信用体系建设获得感,不断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