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社会信用网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官方微博
信用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福州高峰论坛信之声系列之四】

2018-06-15

“信用平台与网站建设”分论坛——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 王江:全方位创新平台建设思路

  平台和网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是信用建设服务社会的枢纽和窗口。面对新形势,全国各级信用部门要创新工作方法助力平台网站建设,主要有以下五点意见:

  一是加强信用平台和网站的一体化建设。各级平台和网站在风格和内容上与国家平台网站保持整体一致性,突出地方的亮点和特色,以国家平台和信用网站为枢纽,构建名称统一、标准统一及管理规范统一。

  二是加大信用信息的共享力度。国家共享平台二期研究制订了《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等6项标准。希望各级信用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的工作规范,加大个人信息归集力度,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加强和国家平台的信息共享。

  三是提升信用网站的影响力。全国各级信用网站要积极拓展宣传主渠道,通过稿件和案例资源共享,多管齐下持续对网站进行宣传;以黑红名单纠正失信行为主体,通过主流网站的导航引流、热点推荐,信用网站文章链接等,提升网站影响力。

  四是推进公共信用信息深度应用。完善大数据失信黑名单应用,建立异议投诉和信用修复机制,并将其纳入联合惩戒对象范畴。通过“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充分发挥信用大数据的分析预警功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五是严守信用信息系统安全红线。今年起草完成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希望地方各级信用平台和网站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河南信息中心副主任 于颖:创新信用大数据应用

  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河南省针对信用体系建设当中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主要有五方面探索:一是探索信用信息归集路径;二是探索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的基础建设;三是在八个重点领域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行先试;四是培育信用产业;五是信用大数据如何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应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一是一站式智能查询,利用大数据搜索技术,将搜索技术从秒级提高到毫秒级。

  二是引用监测预警地图,基于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上跑出所有主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将其信用信息叠加于地图上,实时动态监测整个河南区域内的信用及风险情况。

  三是基因图谱,我们利用好图谱和数据库,将企业作为节点,关联关系作为边,将它们的信用信息叠加于关系网中,通过搜索算法,精准勾勒出一个企业的完整基因图谱。

  四是大数据应用场景对投资担保圈的分析。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将具有担保关系的主体划分成单个担保子网络,对新型节点的核心节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企业的资金流、财务报告以及招投标等情况实时发出预警。利用此类场景可以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

 

  贵州省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云:推进动信用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贵州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和大数据发展试点省,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大数据大家干的号召,各地、各部门大数据的应用风起云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应用:

  一是建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试点,利用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特点构建身份链,保证数据一致性、权威性和链上操作的可追溯。

  二是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投标人、投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和监管部门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测和公示,对潜在的违法行为造成重大震慑,真正造就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云上环境。

  三是开发部署联合奖惩云平台,联合28部门对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实行联合惩戒,截至目前完成比对40多万次,1200多次失信被执行人提出的行政事项和公共服务被拒绝。

  四是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用户实名认证。在第二自然语言处理上增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析系统的解析能力和系统的深度学习能力,提高语意解析的准确性。

  五是贵州省发改委、国税局和贵阳银行、建设银行进行联合,把信用云提供的公共信息和银行的金融信息进行融合,准确地对申请人进行信用画像,确定授信额度,使申请人线上申请即刻到帐。

  贵州信用云就是以云计算资源为支撑,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信用上,实现对信用主体的精准信用画像,是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贵州模式,真正实现人在干,云在算,授不授信数据说了算。

 

  “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曾伟东:“信用福州”助力城市建设

  福州以信用创新利用为重点推进整个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健全统一机制。目前福州市信用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门户网站建设任务及数据归集和应用工作。在方案制度方面,在提升城市信用工作水平方面提出7项工作和43项基本任务,同时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在行政法律过程中把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做一个重要依据,制定38项制度。同时在重点领域推出了18个联合奖惩措施,推动联合奖惩机制有效落地。

  二是通过打造平台为城市信用提供服务。目前福州市公共信用平台已经对接全市400多家成员单位,实现全覆盖。面向公众和自然人方面提供了930多万次查询和340多万次查询。在平台的建设运用方面,重点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运用,同步开展对县区信用情况的监测。    

  三是多措并举开创联合奖惩新格局。首先出台21个领域联合奖惩制度,建立联合奖惩发起机制,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动,把联合奖惩工作纳入全市的绩效考核中。  

  四是加强“茉莉分”的运用,提升城市惠民服务水平。福州市从6个纬度设计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180个三级指标,从个人的信用能力、公共信用,司法信用、职业信用等6个纬度进行个人信用综合评价,目前茉莉分应用覆盖全市640多万本地户籍人口。同时在国内首先提出政府在公共服务、政务服务领域的电子支付的二维码规范,在基础数据采集方面实现一码通行,同时以信用分为支撑促进一码通行。 

 

  沈阳市信用办主任 刘耀国:夯实信用监管技术支撑

  沈阳市平台网站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探索,建立数据汇聚的基本框架。2003年沈阳建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沈阳市工商、国税、地税等四个部门企业技术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形成信用数据汇集的基本框架。第二个阶段是加速推进完善金融设计和平台建设。2010年,开发建设了沈阳市信用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通过党政信息内网上联合了辽宁省信用中心等37家单位。2017年,该项目获评国家信息中心的优秀研究成果。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发展信息深度加工和综合应用。随着沈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及综合应用服务要求提高,2017年沈阳建设全新的公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辽宁沈阳分站。

  沈阳机制化实施联合奖惩,助力事中事后监管。目前沈阳正在推动联合奖惩制度机制上的创新,基于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各成员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发起、享用、反馈机制,通过红黑名单奖惩措施分解,奖惩信息的推送,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最后形成案例,强化联合奖惩备忘录的落地和落实。随着联合奖惩工作的不断实施,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用奖惩氛围在沈阳正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在重点领域实施信用预警,助力信用建设创新和应用。沈阳市依托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平台,推出了信用雷达预警,将重点关注的对象名单、红名单企业、诚信示范企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纳入到信用雷达的检测对象范围内,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归集的信用信息开展分析和深入挖掘。重点强化事前信用预警,为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企业一旦有不良信息,我们会通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采取对其加强监督、检查或者取消相应资格等方式来加强对信用主体和重点关注对象的监测。

 

  青岛市电政信息办信息资源和公共信用信息处处长  臧建林:集约化模式下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利用

  首先,集约化就是集中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通过网络广泛为用户提供共享服务,提高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服务效率。推行集约化模式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系统的共性部分,统筹建设共同使用,通过集约化建设,我们建成了一大批党政机关共享共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从市一直延伸到社区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核心系统完全自主可控的两地四中心的政务云,以及基础的办公系统、网上办事服务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全市集中统一的行政处罚公示系统。这些系统都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利用过程中,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第一,以数据清单为统领,统筹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围绕三大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青岛市组织各部门编制形成了包含6159项信用信息的数据清单,按照数据清单归集信息。目前已归集60个部门、1.26亿条信用信息,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系统的接口调用,可以再进一步汇集、调用各部门的信用信息数据达30亿条。

  第二,以共性应用数据为基础,支撑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在应用建设过程中,青岛市整合公安、民政等14个部门53类人口信息,形成覆盖近800万人口的人口基础属性数据库。整合工商、税务等12个部门的法人属性信息,汇集了全市46万家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法人基础数据。    

  第三,以信用资源交换共享管理系统为核心保证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青岛市对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申请、审批、交换、共享、使用的全程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通过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管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的日常交换和共享,不再与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产生直接关联,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管理系统为核心,信用信息的共享模式从传统的网状结构变成新型结构,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管理、维护的复杂程度。

 

  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副局长 黄俊堂:建立“互联网+信用”的中介超市

  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化的监管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中介机构一直是市场监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2014年以来,惠州市运用“互联网+信用”手段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了“1+1>2”的效果。首先,何为中介超市?形象地理解就是像超市一样运维、管理中介机构的场所,实现中介机构的供给方、需求方各取所需。

  惠州市根据中介机构特点,选择信用管理的方法进行突破。第一,构建中介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失信清单。我们出台了《惠州市中介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率先界定中介服务、中介机构的定义,明确采购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批部门信用联动职责,并将中介机构信用与交易挂钩,在此基础上结合业务实际,整理出13项失信清单及惩戒制度,弥补行业监管空白,实现中介超市的作用。

  第二,建设市县一体的网上中介超市,放大中介机构失信成本。凡是取得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均可入住,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中介服务机构,全市一律受限,建设市县一体的网上中介超市,为中介机构提供网上入住、网上交易、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等服务,确保中介超市管理体系有效运作。

  第三,多方联动,创新“互联网+信用”监管方式。严把信用的基础关,全面推行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网上实名认证。严把信用准入关,以信用报告为依据,并使用信用报告一票否决。严把信用承诺关,全面实行相互报名的信用合同承诺制,为后续信用追责创造条件。严把信用的履行关,采购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批部门、中介超市、管理部门多方联动,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对照失信清单及时对中介机构进行惩戒。严把信用评议关,对每一个项目的服务资料、服务时限、服务态度、服务收费开展事后评议,并进行量化考核,提出奖、限、停、退的奖惩制度。严把信用联动关,中介超市和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同步联动,信用信息同步共享给各个部门予以严惩。

  【圆桌对话】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综合规划处处长 汪育明:重点推进五方面一体化建设 让人民拥有守信获得感

  要实现一体化需要法律法规保障,需要统一的信用目录、统一强制推行的标准体系以及顺畅的体制机制和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按照目前的情况,应重点推进五方面一体化建设:

  一是核心信息一体化。包括主体基础信息,联合奖惩的红黑名单信息,双公示的信息等。二是围绕核心信息开展核心数据的产品以及服务的统一。包括信用报告、以及修复工作的一体化。三是网站的核心功能,比如信息公示,承诺等功能一体化及网站重要宣传活动,内部发布同步等。四是一体化内所有节点安全的防护等级保护以及关键的措施统一。五是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规则及标准一体化。我们前期和地方编制的标准在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的指导下于去年底大概试行,下一步准备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名义,向信用信息标准信息化委员会申请成立公共信用信息领域的技术标准分委员会,这样能够共同开展标准的编制、研究、发布,同时开展培训和推广工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会把信息一体化当作一项重要的内容不断向前推进。

  在异议修复方面,需要建立三个重要内容:第一是异议修复的规则。第二是异议修复协同工作的机制以及规范。第三是异议修复管理系统,用于各级异议修复工作中的分发、记录、跟踪。

  相信一体化可以实现信用工作有力地支撑起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全面支撑联合奖惩的落实,有效支撑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构建,多纬度把信用融入与人民相关的社会服务中,让人民感受到守信的获得感。

 

  中宏网总裁 毕俊杰:允许一体化和差异化并存

  一体化最主要是数据的一体化,因为平台和网站要有数据。一体化和差异化要并存,不能只有一体化没有差异化。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不论平台还是网站一定要有各地的特点,同时也要有一些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一体化,同时差异化就是把各地的特点加在里面。

  在数据上面,我个人感觉数据一体化是势在必行。在这个基础上再有一些内容,比如福州“茉莉分”,这就是一个差异化。因此,在一体化的基础上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允许存在各地差异化。

  同时,异议修复是现在一体化中最迫切的环节。如果异议修复不一体化的话会造成很多不公平,特别对同一区域不同的企业造成差异化。所以我觉得异议修复有以下几方面工作需要做:

  一是机制的一体化。二是标准的一体化。根据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修复一体化也应该允许存在一些多样化或是差异化的情况。三是上下配合。对二次失信或三次失信以后的修复难度加大的情况,首先要进行引导,然后分层次的进行一体化修复。如果实现平台和网站的一体化,加之配以良好机制和完美应用,就可以实现我们的“信用中国”。

  江苏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兼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 张志飞:要引导老百姓理解和使用异议查询功能

  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一体化过程中要逐渐建立运维体制,因为一体化保障难度较大,不是仅集中于一点,可能比较分散在各个省市。在特色化和差异化上,“信用中国”网站做得很好,把信用的差异做了查询,非常符合社会大众需求,但有一个问题是老百姓对信用的理解程度可能使得他们不会用这个手段去直接查询。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利于老百姓理解的生活化场景应用引导他们来认识和理解。

  关于异议处理,我的意见有三个阶段,一是受理,二是核实,三是处理。受理阶段建议全国一体化,并把提出的异议及时分化到相关地方。核实阶段过程要统一,要提高时效。核实以后进行反馈,最后综合起来没有修改的话,需要把异议标志在处理阶段去掉。整体来说用软件归类,通过制度规范支撑,使用一个软件进行全国一点申请、统一核实处理,这样效率可能会提高。通过一体化,我认为我们将来能够实现信用信息随时查,使“信用中国”加速到来。

 

  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 王宁江:信用异议遵循“谁发布谁受理,谁产生谁处理”

  一体化建设,除了要有标准、基础设施、数据、统一形象作支撑以外,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日志反馈”的一体化。比如北京平台下行地方平台有很多数据,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数据被谁使用,使用的场景及效果如何,缺乏一些数字化的记录,所以这一点可能是下一阶段打造一体化平台需要提升的一个方面。

  关于多样化的问题,主要是应用环节,肯定会有多样化的需求,因为信用核心解决的是风险问题,信用对每个主体来讲是分散的系统,每个人对风险的喜好判断不一样,我们的一体化平台应该满足每个主体对风险的喜好和评判,这应该是未来评价多样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于异议修复,我非常认可大家刚才说的边界界定。这里面修复必然是有行为得到改正才提出信息更正,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边界界定。

  关于信用异议,个人建议“谁发布谁受理,谁产生谁处理”。以这个原则最终保证一受一源。中间的内部流程,需建立一套类似公文流转的政府内部系统,再把信息处理掉,这是我对个人异议的观点。

  关于修复,我认为法定义务不给修复,约定义务可修复。因为毕竟信用修复概念来自于美国、欧洲、韩国的西方国家,源头是商业数据,运用的是约定业务,所以说是可行的。

 

  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马占飞:联动机制 共同助力信用修复

  数据一体化要达到的效果是,不管从哪个窗口查询市场主体信用,得到的结果都要是一致的。现如今,国家层面也提出“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通查”,我们数据一体化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网站布局存在点多面广、人力不足等难点,建议集约化整合。

  同时,数据一体化还涉及到查询结构的一体化,也就是公共技术服务的一体化。信用修复、异议处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异议受理,相关部门需要紧密联系、上下联动,同时需要建立一套联动机制将相关程序加以固化,各个省、市要有明确的机构和人员来参与,大家共同操作、处理,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辽宁省信用中心主任 于冰:规范制度助力信用修复具体操作

  全国的信用平台网站一体化应体现出国家、省市乃至县级的上下联动关系。随着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在数据平台、信用查询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相关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体系健全,是国家、省市、县的上下体系。二是联席会议的互动体系,可以将相关的投诉、建议直接传递到信息源单位,同时提供相应服务。在此过程中,应有法律、制度的支撑,从而发挥上下联动的积极关系。

  针对多样化,应用多样化是重要一点,各个城市针对不同需求创新不同应用,同时在工作中签署合作方案、合作协议,区域合作战略等,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将达到多样化、一体化的效果。在多样化的进程当中也需要考虑不同地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辽宁目前建设全省的政府资源平台,以及政府资源云平台,工作的重点是数据征集和应用数据搜集。

  对于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的具体操作,个人有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出台一个管理办法或操作指南,指导各个省市的工作。二是信用修复异议处理过程,关键节点要明确,包括受理、转发、反馈。对于存在的二次修复和三次修复现象,辽宁省从2012年开始做失信举报工作,对于二次修复,可以采取预警通知书的形式,明确告知主体已经经历了二次或者三次修复,强调程度和内容与首次修复是完全不同的。三是建议国家层面建立公示和公布制度,不止是将信用修复结果进行公示,同时将各个地区的办理情况,回馈情况也对公众进行公示。

  对于一体化建设的未来,从建设者角度讲,希望更加专注于信用服务和应用。从使用方讲,希望个人信用分、企业信用分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

 

  上海市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 金斌:规范性法律法规支撑信用修复

  一体化和差异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平台网站一体化的角度而言,有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机制层面,要建立一整套一体化标准,包括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第二,数据层面,只有各地方将归集到的全量数据按照标准上报国家平台后才能发挥数据的大效应。同时国家信息中心也应将相应的基础数据共享给地方,支撑地方的特色信用应用。就差异化而言,各个地方应有各个地方不同的信用需求,信用场景也是不同的。

  对于异议处理方面,上海到目前为止,异议处理大概是1000件左右,涉及800多个自然人和200多个法人。从异议处理角度来讲,异议的申请认定、处理流程、处理时效性要求等都可通过国家信息中心网站平台一体化做相应的规避,也可以作为一些标准来规范。对于异议的标准,有可能存在异议处理后数据产生差异的个别问题,可以采取标注的方法,在信用报告上加以标注。

  对于信用修复方面,目前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应给信息主体一个途径,到底采用什么方式来修复?可以通过做信用承诺或者主动履行义务、公益等在“信用中国”网站上缩短公示的时间,但若要改掉或者删除信用信息是不行的,在信用报告里,还会显示受过处罚。

 

  厦门市信用服务中心征信服务部主任 龚伟斌: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优化异议处理

  关于平台网站一体化,数据标准化至关重要。对于市级而言,重点工作就是数据归集,数据归集的目录可以采用一体化建设,更方便更实际。在信用查询方面,希望国家平台把查询服务开通服务接口给各个地方使用,地方平台也可以看到查询报告的情况。对于一体化建设的未来,国家层面可以形成大数据平台,各地方作为一个服务窗口,不断推进各地方的特色运用,也可与征信系统、公共系统大融合,方便大家获得信用服务生活的体验。

网址连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