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社会信用网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2019-09-30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9年6月4日

  “数字龙江”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建设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时期,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数字龙江”是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推进“数字龙江”建设,作为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数字龙江”是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物流、商流、人才流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新发展模式,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形成适应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需要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数据驱动、融合发展、共创分享的新经济形态,创造更多更智能的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方式,走出新时代黑龙江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相关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龙江”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9-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升级基础设施,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不断推进数字政府、信息惠民建设,为全面开启“数字龙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宽带龙江”战略深入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增强。2018年,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10.7万户,100M和50M以上用户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G网络覆盖率和行政村覆盖率突破95%。建成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数量14868个,网络覆盖率超过90%。建成并投入商用的数据中心(IDC)总计23个,省际出口总带宽达到9820G。全面实现省、市(地)、县(区、市)、乡(镇)、村五级广播电视网络深度覆盖。初步建成哈尔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有力支撑和促进了全省国际合作业务发展。

  数据资源整合初见成效。依托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基本建成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原始影像数据库,上线黑龙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黑龙江),向各部门提供矢量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初步建成全省人口基础库和法人库,覆盖3682万人,纳入法人250万户,实现公安、民政、监察等单位数据在线协查。建成“信用龙江”平台,搭建信用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享市场主体数据。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开放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80余项电子证照信息,实现各部门电子证照比对查询。

  信息产业发展亮点突出。2018年,全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达到400.6亿元,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165亿元。“新字号”信息产业加快培育,“中国云谷”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多家企业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项目。初步建成卫星制造与应用产业园、北斗导航产业园、地理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优势突出,机器人产业行业领先,部分智能装备制造和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

  产业数字融合步伐加快。组织千余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累计达到35户,建成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47个,培育形成一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信息进村入户全省示范有序推进,益农信息社100%覆盖行政村,“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226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平台统一接入13个市(地)、60多个县(市、区)智能感知设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8%,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6%、45.8%,均高于全国增速。

  现代化治理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公安警务云初步建成,数据警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与交通运输、民政、人社等16个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平台。政企合力推动一体化智能交通平台建设,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已整合对接多方社会机构的出行服务系统。发挥我省北斗卫星应用、机器人、无人机等优势,逐步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环境监测、土地确权等领域广泛开展应用。

  信息惠民成效加快显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全省公开“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事项,全面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部分市(地)开通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在社会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就业创业等领域,基本建成统一的社会保障云平台。初步建成省级远程会诊系统,与22个边远地区医院对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启动建设,建成集预约挂号、支付、查询、家庭医生等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旅游网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建设稳步开展。低保及居民收入核对系统、安置管理系统、智慧旅居平台等民生服务平台高效运行。

  创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全社会创业创新,截至2018年底,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近5.9件,增速2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近千个,高校建立创业平台527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9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9家,哈尔滨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要素集聚效应显现。双创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注册科技型企业万余家。

  经贸合作效率显著提升。全省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对俄口岸15个。哈尔滨市获批成为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8年哈尔滨对俄跨境电商邮政小包裹达到919.6万件,货重1954.7吨,连续多年成为我国对俄电商包裹量最多城市。全省自建跨境电商平台19家,培育365商城、中机网、迈远索菲尔等一批本土跨境电商平台,设立24个海外仓。通关业务无纸化率达到99.7%,关检业务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办理。

  全省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在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传统重工业发展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较重,企业开放意识薄弱,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配套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支撑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电商、物流、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相对滞后,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缺乏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二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发展不足,新兴产业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不快,全省规上信息产业企业较少,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和服务等环节,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两化融合处于全国落后水平,产业链协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存在短板。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较少,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

  三是资源要素配置与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我省人才结构性流失严重,高学历人群流失问题突出。产学研协同能力较弱,高校科研院所成果丰富但转化不足,缺乏具有领军作用的平台型企业。营商环境与经济发达省份存在差距,“数据跑腿”有待推进,建立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基础数据资源与平台支撑能力较弱。全省统一政务云平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省级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资源仍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缺乏数据全口径整合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开放利用程度不够,大数据分析对管理决策的支撑能力不足。

  五是信息化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数字龙江”建设涉及层级广,参与部门多,我省尚缺乏统筹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数据资、数字经济等工作的专门机构,信息化项目审批、绩效评估、数据共享、多元化运营等机制体制尚未形成。省直部门信息化与各市(地)智慧城市建设以分头推进为主,缺乏联动协同机制。

  (二)面临形势。

  全球数字化步入加快创新发展新阶段。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突飞猛进之势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版图。《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指出,全球22%的GDP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信息技术革命持续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入全面渗透、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主要经济体把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我国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是我国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信息化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全省一体化角度出发强化统筹规划布局,全面参与和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核心技术攻关、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网信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战略布局指引和各地区先行先试创新实践,为我省“数字龙江”建设提供了思路、路径和模式借鉴。

  东北地区迎来开放合作发展新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东北地区纳入北线开放范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时作出“对内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对外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重要指示,为“数字龙江”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路径指引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哈尔滨作为“哈长城市群”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为我省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和推动区域协同辐射提供了新机遇。

  我省振兴发展对“数字龙江”建设提出新要求。我省资源禀赋独特、生态环境优越,作为伟大祖国北大门,肩负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作出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做好“老字号”“原字号”和“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等重要指示。全省上下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面启动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系列重大举措,对全省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设“数字龙江”成为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佳突破口。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为重要发力点,着力构建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建设模式,以壮大数字经济为建设重点,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政府、现代化治理、信息惠民为重要应用牵引力,着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协同推进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战略,为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成效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数字龙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政府治理效能,形成普惠包容的智慧社会格局。

  强化数据驱动。树立“一切皆数据”理念,着力打破部门、行业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切实发挥数据对政府治理、经济转型、社会服务的支撑和驱动作用。

  加快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理念、机制、制度、技术、应用、协同等创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和前瞻布局,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推进应用融合。通过试点应用,推广一批典型应用、成熟应用,探索“以用兴产、以产促用”良性互促发展模式。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持续优化环境。以数字化为抓手加速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制度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化各领域、多形式数字交流合作。

  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在“数字龙江”建设、运营、管理中的积极性。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高质量建设“数字龙江”。

  (三)战略定位。

  “数字龙江”建设紧紧围绕国家振兴东北和数字中国总体发展要求,发挥我省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推动黑龙江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力争建成东北工业智能化转型样板、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全域智慧生态旅游示范省和数字丝路北向开放门户,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龙江方案”。

  东北工业智能化转型样板。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主线,探索设计借“云”、生产添“智”、产品加“芯”、管理到“端”、服务融“产”、质量追“溯”等新模式,培育一批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的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哈大齐先导示范区,打造东北工业智能化转型样板。

  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发挥国家粮食“压舱石”和现代农业基地优势,打造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龙江样板”,围绕“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加快粮食主产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数字化改造,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数字农业先导示范区。

  全域智慧生态旅游示范省。立足国家生态屏障、两座金山银山等优势,建设一批独具黑龙江特色的智慧旅游和线上生活体验示范市、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扩大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品牌影响力,打造全域智慧生态旅游新局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全域智慧生态旅游示范省。

  数字丝路北向开放门户。以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文化交汇融通、跨境电商往来畅通为着力点,强化我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各国合作对接,打造东北亚区域数字经济合作中心,成为支撑我国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北向开放门户”。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龙江”初步建成,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进一步完备,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数字政府运行效能显著优化,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数字服务红利普惠全民,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数字创新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基础支撑集约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光网省”,全省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到90%以上,4G网络实现连续深度覆盖,5G网络重点区域试商用。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4以内。省级共享交换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基本实现跨部门政务数据在线共享。信息安全等保障制度全面落实,网络空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全省重点区域实现更新。到2025年,全面建成“全光网省”,重点园区实现“万兆主干”。5G商用网络实现规模部署,天地一体化网络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全面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按需申请、高效共享。全省一半区域实现按需更新。

  数字经济融合化。到2020年,大数据、地理信息、机器人等电子信息产业“新字号”形成区域领先优势,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建成150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要支撑性产业,“十百千万”智能制造示范取得显著成效,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智慧旅游等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壮大,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36%,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字政府协同化。到2020年,初步建成“两地三中心”统一政务云平台,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2%,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政务系统上云率85%,“诚信龙江”基本建成。到2025年,“龙云”计划实现省市县三级覆盖,政务协同办公一体化平台、省级运营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全面实现以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服务和政务运行新模式。

  社会治理一体化。到2020年,公共安全、生态监测等数字化监管体系初步建成,交通物流服务体系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公安视频专网完成社会视频资源100%接入和一站式调用,生态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建成一批智慧供暖、智慧矿山应用试点。到2025年,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公安应急、生态防护等建成一批大平台、大系统,推动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联防共治,一体化社会监管、治理、决策指挥体系全面形成。

  公共服务普惠化。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成一批数字服务新亮点,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全省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0%,社保卡覆盖率达到90%,“三通两平台”实现100%覆盖。远程医疗服务建成一批应用试点,加速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大力推广数字旅游服务新模式。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到2025年,公共服务数字化实现全领域融合创新,基本建成城乡一体、普惠均等、触手可及的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五)总体框架。

  1.“数字龙江”建设任务框架。

  以东北工业智能化转型样板、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全域智慧生态旅游示范省和数字丝路北向开放门户四大定位为目标,以完善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打造数字政府、创新数字社会治理、提升信息惠民服务和全面深化开放合作为六大重点,以政务数据共享、卫星应用壮大、人工智能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全域智慧旅游、数字农业升级、智慧供暖建设、智慧矿山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为九大突破口,形成“469”的“数字龙江”总体框架。

图1 “数字龙江”总体框架图

  2.“数字龙江”建设逻辑架构。

  以统筹布局、集约发展为建设原则,“数字龙江”建设以“一网通达、一云承载、一池服务、一体运行”的数字政府为基础先行,同步带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发展,协同促进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

图2“数字龙江” 逻辑架构图

  3.“数字龙江”建设管理架构。

  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在管理体制、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积极变革,构建统一领导、高效运行、有序推进的“1+1+M+N”的“数字龙江”建设管理体系。

  1个管理协调机构:成立“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管理协调“数字龙江”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等工作。

  1个总集成平台:建设数字政府业务系统的总集成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和系统平台,为各业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M个业务需求机构:各省直部门作为业务需求机构和系统平台的使用者,主要负责研究提出满足业务发展的信息化需求。

  N个社会市场主体:构建开放合作的建设运营生态,在与总集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前提下,鼓励优秀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共建。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基础支撑体系。

  夯实“数字龙江”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着力推进基础网络整合、平台整合、数据整合,推动全省“基础通信一网化、应用上云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化”。建立健全一体化安全防护、应急联动与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扎牢网络安全屏障。

  1.全面提升云网服务能力。

  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速增效。组织实施全省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增效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省级骨干网和城域网扩容升级,扩大省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传输网络容量、高速传送和网间互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做好电信运营企业站址资源统筹协调工作,扩大全省通信基站、管线、机房等基础资源的共建共享比例。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完善偏远农村、农场、山区、林区、边防地带等特殊区域通信网络覆盖,满足基本通信保障需要。

  加快下一代通信网络建设部署。将5G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全省5G基站站址规划选址工作。统筹城市杆线资源共享,协调开放平安城市监控杆、道路视频监控杆、城市照明路灯杆、广告杆牌等资源,确保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顺畅推进。适时开展部分关键技术外场测试,优化网络建设方案,推动成熟技术的试商用部署。全面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强化省市两级政府网站、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各类政务应用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内容分发网络(CDN)、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升级改造,实现互联网内容、平台、网络、终端全流程IPv6部署,带动在网设备和应用加速替代,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各环节平滑演进升级。

  前沿布局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建设遥感数据服务云平台、卫星应用数据中心、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大数据中心等基础支撑平台,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和应用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技术验证和功能示范,开展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在公共安全、应急救灾、抢险救援、空中交通管理、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典型应用试点,将我省打造成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东北地区重要地面骨干节点。

  加快推进“感知龙江”。推动城乡道路、桥梁、堤坝、地下管网、灯杆、井盖等基础设施联网化、智能化改造,加强感知终端集约化、一体化承载和数据共享利用,实现城市关键设施运行状态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调控,提升重大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快推进NB-IoT/eMTC/5G移动物联网阶段性部署,加强山区、林区、农区、地下空间、0-3公里边防地带等区域的信号覆盖。积极推广基于移动物联网的森林防火、生态监测、农业管理、景区管理、交通物流、远程抄表、车联网等数字应用,着力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打造绿色大数据中心。从省级层面加强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结合各市(地)市场需求、能源优势、土地资源、生态气候、地质条件、水资源等多种因素,引导IDC企业和电信运营企业合理布局若干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推动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推动小散旧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推动资源集约化建设。充分发挥我省能源、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加大政策资源要素配套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互联网、运营商、设备厂商等企业在我省设立云计算数据中心节点。

  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推进对俄对欧跨境通信传输网络建设优化,适时扩容网络承载能力,增强我省对俄开放通信服务支撑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通哈尔滨区域国际互联网转接点,提升我省国际互联网节点地位。争取在我省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民互市贸易区等园区,开设对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高园区企业国际通信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发挥哈尔滨、牡丹江、大庆等服务外包政策和产业优势,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呼叫中心,重点发展面向通信、金融、先进制造、互联网等产业的语音、在线等客户服务业务。进一步简化优化离岸呼叫业务审批流程,吸引企业投资设立离岸呼叫中心,拓展离岸呼叫外包服务,支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深化大数据共享利用。

  强化一体化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推进省级政务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统筹搭建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协调推进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