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社会信用网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官方微博
联合奖惩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奖惩
失信被“拉黑” 诚信建设更见效

2018-07-19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自古以来,诚信都被放在重要位置,特别在当前法治时代,诚信更是不可或缺。一个人一旦信用破产,除了寸步难行,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个企业一旦陷入失信危机,恐怕难以良性运转,最终分崩离析……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就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作出指示,对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注入强大动力。

  有人说:“诚信就像蓝天白云绿水一样,是我们当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更不是所有人都会守信。对失信人如何处理?相关制度建设越来越密集,比如建立黑名单制,剑之所向就是让失信人举步维艰。

  201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常被称作“老赖”)信息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之后,在坐飞机等方面就要受到限制。

  随后,相关部门决定,自2014年7月1日零时起,凡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老赖”,将无法购买机票乘机。据统计,仅7月3日当天,民航售票系统就拦截400多名“老赖”购票,拦截次数4481次。

  日前,最新一期《新增限制乘坐火车和民用航空器公示名单(铁路、民航、证券期货领域)》名单已经公示,共有458人被限制乘搭火车飞机。其中,铁路总公司提供77人,民航局提供335人,证监会提供46人。证监会提供的46人,主要涉及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政罚没款缴纳义务。据介绍,第一批资本市场“老赖”名单发布后,当事人杨某某主动联系证监会派出机构,缴纳拖欠一年多的罚款。

  参照无数起案例,可发现一个共性,不少老赖被“拉黑”后,在吃到失信苦头后,纷纷纠错,比如在缴清欠款的同时,还追悔莫及。如此种种,无不说明一个道理,黑名单制度发挥了效果,达到了目的。

  总体看,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日渐完备,将来不仅个人失信被惩戒,企业守信、政府部门失信也会被惩戒;不只是欠钱不还会进入失信黑名单,诸如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在飞机上寻衅滋事、在旅游时有不文明现象也可能被“拉黑”。简言之,从法院执行、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始,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正在发力。因此,被标上失信标签,涉及方方面面,每个人都须自我严格要求,遵循现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安排。

  “知信、用信、守信”,这次活动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此。由此可见,建立黑名单制度,意在让每个公民都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但是这还不够,还应该更深刻地理解信用的深刻内涵,即不仅知信,还要用信,更要守信,把信用当成自身须臾不可离开的素质之一,让守信成为家常便饭,成为生活方式,成为最自然的行为之一。为此,就需要继续在制度建设上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施行,到“信用体系建设”自2014年起连续五年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的下发,到《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守信用,讲诚信,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把失信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守信者尝到甜头,感受到信用红利,这正是当前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守信成为社会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