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2018年9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334,107条,涉及失信主体283,385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55,409家,自然人227,976人;9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40,532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26,415家,自然人114,117人。
本月更新的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包括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海关失信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涉金融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等(见表1)。从数量上看,新增失信黑名单仍主要集中在失信被执行人和工商吊销企业。与8月份相比,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降幅最为明显,下降59.62%;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较为明显,失信被执行人月增量环比小幅上升。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多数地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北京、贵州两地本月新增失信企业数量较上月增幅明显,环比增长近3.7倍,江苏仍旧是失信黑名单退出数量最多的地区。
本月重点聚焦的失信问题包括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处罚情况、2018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违法违规房屋中介机构等。其中,生态环保部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处罚金额最高达2900万元,部分被处罚企业在完成整改后仍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2018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轻工产品、日用和纺织品等不合格检出率较高,且有9家企业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北京市住建委公布23家违法违规房屋中介机构名单。
一、新增失信黑名单情况
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本月新增失信自然人227,976人,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80.45%,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55,409家,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19.55%。与8月相比,新增失信自然人数量上涨7.63%,而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下降28.05%(见图1)。
从失信黑名单类型来看,本月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降幅最为显著,环比下降59.62%;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110%;失信被执行人及涉金融黑名单月增量分别环比上升7.71%和0.25%;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月增量环比下降23.51%(见图2)。
从地区分布看,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江苏、北京、贵州、浙江。全国多数地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北京、贵州两地新增失信企业数量较上月增幅明显,均环比增长近3.7倍(见图3)。
从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来看,本月比例较高的省份为西藏、贵州、宁夏、北京、黑龙江,其中,西藏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高,达0.894%(见图4)。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甘肃、海南、吉林、广西、青海(见表2)。
二、失信黑名单整改退出情况
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本月退出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26,415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18.80%,环比下降61.49%;退出失信自然人114,117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81.20%,环比下降21.54%(见图5)。
从失信黑名单类型来看,本月工商吊销企业和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的退出数量降幅最大,环比分别下降83.48%和88.46%;失信被执行人的退出数量环比下降20.02%;海关失信企业退出数量环比上涨16.67%(见图6)。
从地区分布看,本月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广东、河南、福建、山东。其中,江苏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为2,450家(见图7)。
从各地区黑名单企业退出率来看,退出率较高的省份为云南、福建、山西、河南、湖北。在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和本地区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两个指标上,河南、福建均位居全国前列(见图8、表3)。
三、重点领域失信特征分析
失信被执行人:本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17,324条,涉及失信主体266,632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39,832家,自然人226,800人。从地区分布看,本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见图9)。从涉案金额看,95家企业涉案金额在1亿元以上(见表4)。从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数量来看,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3条以上的企业数量为3010家,其中37家企业新增记录超过50条,单个企业新增记录最高达277条(见表5)。
工商吊销企业:本月新增工商吊销企业15,486家,主要集中在北京、贵州、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其中北京占比达到24.91%(见图10)。
海关失信企业:本月新增海关失信企业21家,分布在广东、河南、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六省份,其中广东省数量最多,共8家,占比38.10%(见图11)。
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本月新增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信息82条,涉及法人及其他组织9家,自然人73人。涉事9家企业均因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10%,被列入失信名单,其中安徽省数量最多,共6家,其余企业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北三省份(见图12、表6)。
涉金融严重失信人:本月新增涉金融严重失信人400家,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91家,自然人309人。从地区分布看,涉金融失信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黑龙江、天津、河南、北京、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其中江苏省数量最多,达到36家,占全国总数的39.56%(见图13);从失信类型看,严重失信债务人占比76.92%,严重失信PEVC企业占比23.08%(见图14)。
四、失信重点聚焦
(一)生态环保部公布158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
近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158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此批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在行业类型及区域分布上均呈现相对集中性。从行业类型看,污水处理厂78家,占总数的49.37%;涉气企业60家,占总数的37.97%;其余20家为涉水企业,占总数的12.66%(见图15)。从区域分布看,新疆、山西、内蒙古、浙江、辽宁和河北等六省份的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数量较多,共96家,占总数60.76%(见图16)。
从处罚金额看,对排污单位的处罚金额主要集中在50万元以内,占总数的83.54%;有6家企业处罚金额在250万元以上,占总数的3.80%,最高处罚金额达2900万元(见图17)。从整改情况看,在相关部门下达处罚决定后,67.72%的企业已完成相关整改工作,仍有32.28%的企业尚未完成整改。(详见表7)。
(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39种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39种产品质量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等7类产品。从抽检产品类别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多种产品抽检合格率不容乐观。其中,以轻工产品的不合格检出率最高,达15%,主要包括牙刷、家用燃气灶、纸巾等;其次是日用及纺织品,不合格检出率为13.4%,包括室外健身器材、轮滑鞋、学生用品、泳衣、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童车、皮凉鞋等,其中室外健身器材产品不合格检出率高达26.7%。(见图18)。
此外,在本次抽查的产品中,跟踪抽查了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56家,其中9家企业本次抽查仍旧不合格(见表8)。
(三)北京市住建委公布23家违法违规房屋中介机构名单
近期,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等部门,开通了12345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热线。开通首日,共接到投诉举报52条,主要反映:哄抬房租、无照经营、不退押金、打隔断群租、转租他人、强制贷款付租金、对委托出租房不予维修、采取软暴力(堵锁眼,恐吓,骚扰)威胁租房人等8类问题,共涉及朝阳、丰台、海淀、昌平、通州、东城、大兴、顺义、房山等9个区,30余家中介机构。市、区住建部门对人民群众反映的中介机构哄抬房租、打隔断群租、从事租赁业务未报送信息、对委托出租房不予维修等27件投诉进行了调查处理。同时,住建委执法部门会同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税务局、市银监局等部门组成两个联合检查组,对部分住房租赁企业进行现场执法。通过检查营业执照、抽查租赁合同、比对系统数据、询查资金往来、核查租收价差等情况,严控垄断房源、哄抬房租行为,确保住房租赁企业遵守公开承诺,维护租赁市场秩序。最终,